top of page

跨專業學習 公共衞生「落地」融入社區

公共衞生非離地學術,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李大拔教授(Albert)經常思考,如何透過政策建造更健康的社區,令每個人都得到健康生活的權利。作為中大公共衞生碩士兼讀制課程首屆學生,他透過經年研究和走進社區實戰,發現公共衞生人才單有醫療背景未必足夠,更需要其他專業範疇的參與,才可令公共衞生「落地」,進入學校、社區建設、政策和公眾教育,從而改善人的生活。


Albert目前任教中大公共衞生碩士課程「健康促進及社會行為學」教學領域,同時是資深校友。回想當年英國讀醫後返港,他第一份工作是到公立醫院急症室,察覺求診者之中不少屬非緊急個案,造成緊急服務資源錯配。這情景在他私人執業期間一直盤踞心中,帶來更多思考:若可以在社區層面預防疾病,能否減少急症室的非緊急病人?在診所醫治到眼前的病人, 但更多在社區中的病人,有沒有更根本性的處理方式?因此他於1996年入讀首屆中大公共衞生碩士兼讀制課程,從社區層面尋找出路。

匯集各路英雄 公共衞生滲入生活細節


Albert形容,公共衞生課程是「各路英雄匯集之地」,公共衞生不只是點算社區中有幾多間診所、提供多少醫療服務,而是整體如何提升人的生活水平。而生活構築自每一道細節,要獲得潔淨的空氣、綠化環境、乾淨食物和食水,要有健康生活的權利。因此教育、城市規劃、法律、社會工作、傳媒等專業,可以利用自身經驗和知識,把公共衞生帶到生活每一環。


例如他積極倡議「健康城市」,需要結合城市規劃和建築的思考模式,「醫護可能看到樓宇問題,但不知道怎樣改善;我們可以帶出問題,由他們改善。」他亦制定不同指標,量化城市發展狀況,以便跟進和改善。他的學生之中也有公共行政人員,可從政策方面推動公共衞生。


「健康學校」也是出於同一理念。除了生物或健康教育課,每一個科目都可能觸及公共衞生領域,「教地理時可覆蓋地球資源和環保等議題;科學課堂可能觸及疫苗知識;藝術和音樂,原來也能扣連精神健康和治療。」在書本知識以外,學童身心發展和社交模式,與個人成長環環相扣,若教育結合公共衞生,可帶來更全面思考,「彈性小息和午膳、生病不要回校,當時推行並不容易,有家長要發病的小朋友服藥後繼續上課,但現時已經有轉變。」


前線人員學習 跳出自身職位框架


至於醫療背景人員,不止是管理職級才需要公共衞生知識。「例如醫院的普通護士,可能做臨床工作,在手術室看到一些問題,未必立刻知道怎樣處理,包括病人手術前評估和教育不足,或出院後的護理服務出現缺口」,深造公共衞生課程可擴闊他們的視野,甚至跳出醫院架構,思考在非政府組織等外間團體,如何填補公立醫院服務的空隙,助他們考慮發展前路。


四十多年來發表大量有關家庭醫學和促進健康的論文,Albert認為是為政策主張提供實證,以爭取資源落實建議。他創辦香港中文大學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,也是以推動基層醫療、健康促進為目標。


「要把研究結果轉化為政策,是很困難的,我有生之年都做不到。」Albert念念不忘的是如何令公共衞生「落地」,「要就着環境、政策、社區的角度,思考如何實行、是否符合公共衞生的初心,很多時典型學術研究未必可做到。」他構思未來的公共衞生課程,可與其他學系合作,共同規劃部分單元,令醫護和其他專業背景人士,都能學習對方的語言,切入社區不同場所,令每個人安全和健康地生活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